信息摘要: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除了市场需求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有社会发展带来的两个问题:成本与政策。这两个原因将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提升,推到了现在的位置。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除了市场需求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有社会发展带来的两个问题:成本与政策。这两个原因将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提升,推到了现在的位置。
一、成本端:用工难、用工贵,工业机器人换人大势所趋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也进一步推进了“工业机器人换人”的趋势。从劳动力人口结构上来看,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逐年下降,其中2018 年15-64 岁劳动人口占比为71.2%,较2017 年下降了0.62%。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指出我国在自2020 年后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年均减少790 万人,未来降幅将继续增加。从制造业人力成本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不断提高,截至2018 年,制造业员工平均年薪达到了72088 元,同比增长11.85%,人口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力人口的快速下降与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对制造企业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倒逼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带来工业机器人价格的下降,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人,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成本优势将更加突显。一般来说,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中可替代3 名生产工人,其工业机器人本体与集成的价格大致相等。以一台工业机器人使用年限为8 年,维修费用为1/10 工业机器人价格进行测算,可以推算出2018/2019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成本回收期大约为3.04/2.26 年。
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特别是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实现国产化批量应用,将显著拉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门槛,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以工业机器人年降价幅度为5%,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未来增幅7%为估计。预期至2020 年,工业机器人的投资回收期能够缩短至2年。
二、政策端:一系列产业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尤其是2009年后政府明显加快了政策措施出台速度和力度,从顶层设计、财税金融、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多角度发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叠加效应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以上就是成本与政策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www.rayeeintel.com)
睿易智能——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提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