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伺服作为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一大核心,目前,伺服系统四大阵营竞争非常激烈,国产工业机器人伺服向上突围难度非常大。
伺服作为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一大核心,目前,伺服系统四大阵营竞争非常激烈,国产工业机器人伺服向上突围难度非常大。
日系品牌工业机器人伺服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具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以松下、安川、三菱为代表;西门子、施耐德、博世等欧美品牌占据高端,下游以大型机械为主;台湾品牌产品价格和技术水平定位于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之间,以台达及东元为代表;国产企业以汇川技术、埃斯顿为代表,产品功率范围多在22KW以内,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整体工业机器人伺服竞争力不断提高。
日台工业机器人伺服份额下降,欧美份额稳定,国产份额上升,2018年国产占比25%。2018年,欧美系市场份额从18.7%提高到19%,日台份额从59%略降到56%,国产厂商份额从22.3%增长到25%。其中份额占比****高日台系厂商业绩普遍下滑,和其优势电子、机床等行业景气度下滑有关;欧美系厂商份额略有增长,****具代表的是西门子和施耐德;以汇川、埃斯顿为代表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伺服依然增长迅速,但主要集中在低端。
绑定工业机器人本体的运控一体化是未来趋势。用户选择的排序分别是可靠稳定性、价格、服务。服务和性价比是国产品牌的优势。这需要对运动控制领域长期深入的研究,大量资金投入和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对技术、资金、人才要求都较高,国内代表性企业汇川技术、埃斯顿。控制器和伺服系统关联紧密,运动控制一体化是未来应用趋势,但需结合工业机器人本体使用,本体企业在达到****体量后,都会倾向于自主生产运动控制,单纯做运动控制很难生存。
(更多工业机器人相关案例、资讯,点击导航查看)
睿易智能——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提供者
